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各专业教学计划表各专业教学计划表
9.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9日 14:49编辑:陈艳来源:国际关系学院教务处点击:(503)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Public Administration
专业代码:120401
学科门类: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英语水平,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和系统的行政及涉外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整合,具有较强综合分析研究能力及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行政管理特别是涉外管理基本能力,成为面向党务管理、政务管理、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涉外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方式
本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的培养思路为指导,确立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学、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有较为宽广的知识视野,并能在知识整合的具体过程中展现出开拓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主要专业课程
学科基础课:微积分、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社会学概论、经济学原理。
专业基础课:公共行政学、国家安全学、公共管理伦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组织行为学、公共政策分析。
专业必修课:中外政治制度、管理案例分析、专业英语、城市管理学、政府绩效管理、危机管理、国家安全管理学。
专业选修课:政治学文献导读、管理学文献导读、行政学文献导读、经济社会学文献导读、线性代数、管理统计学、逻辑学、中外政治思想史、行政文化、职业生涯管理、管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公文写作、领导科学与艺术、国际公共事务管理概论、国际商务、现代国际礼仪。
部分夏季学期国际化课程经院系审核、教务处确认后可冲抵专业选修学分,冲抵学分不超过3学分。
四、毕业学分要求
总学分 | 通识必修课 | 通识选修课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实践环节 |
151 | 52 | 10 | 53 | 20 | 16 |
五、主要实践环节安排
课堂技能训练:授课教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就本专业领域的难点、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践课程必须至少完成15学分。
课程名称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实践学时 | 实践教学内容 |
公共行政学 (必修) | 3 | 45 | 15 | 政策模拟、组织管理满意度评价、走访调研 |
管理案例分析(必修) | 2 | 30 | 15 | 每周用1课时围绕不同的主题对具体管理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组织学生开展情景模拟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
政府绩效管理(必修) | 2 | 30 | 15 | 每周用1课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进行讨论、分析。 |
管理定量分析(选修) | 2 | 30 | 15 | 上机操作,内容包括数据录入、清理和初步描述统计;掌握相关、类聚、回归分析方法; 结合案例对上述统计和方法进行初步分析 |
社会调查 (选修) | 2 | 30 | 8 | 进行社会实地调查,熟悉调查过程,掌握调查中需注意的事项和避免的问题 |
领导科学与艺术(选修) | 2 | 30 | 8 | 进行领导力案例分析,分组进行领导模拟,角色扮演。 |
职业生涯管理(选修) | 2 | 30 | 4 | 组织赴企业参观及座谈活动,请企业高管与学生交流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 |
电子政务(选修) | 2 | 30 | 15 | 每周用1课时用来做电子政务调研数据处理及分析 |
行政公文写作(选修) | 2 | 30 | 15 | 每周用1课时用来做各类文种的写作训练 |
专业实习与实验实训:二年级秋季学期到三年级秋季学期,每学期安排两次实践活动。由指导教师负责,到行政机关或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参观,并邀请管理者就本学期重要理论知识点与学生座谈,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实用性的理解与感悟。
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参照《国际关系学院拓展素质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标准》执行。
学年论文:专业必修2学分。学年论文需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提交。由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并提交论文会议评审,论文通过者方能参加毕业论文开题申请,未通过者需申请补考。学年论文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思考及文献搜集与整理的能力,通过文献综述或经验分析完成学年论文的写作。
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要求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六、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比较扎实和宽广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及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掌握科学的认识、分析和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和信息整合的能力,独立分析、判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处理公共关系的社会活动和组织管理能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力求视野开阔,了解当代行政管理方面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掌握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特别是涉外公关的基本技能。
另外,定期举办的“管理知识竞赛”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七、学制与学位
四年为基本学制,学生可选择在三至六年内毕业。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八、相近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九、毕业合格标准
具备扎实的公共行政特别是涉外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该专业的理论前沿,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英语水平,系统掌握公共行政基础理论知识和涉外管理技能。
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取得151分,毕业论文通过,体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毕业。
十、专业课教学计划表
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一览
(下表中课程的学分须全部修满)
模块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 分 | 各学期学时分配(周学时) | ||||||||
一 | 二 | 四 | 五 | 七 | 八 | 十 | 十一 | ||||||
学科基础课程 18分 | 数理基础 | 1 | 微积分(上) | 30 | 2 | 2 | |||||||
2 | 微积分(下) | 30 | 2 | 2 | |||||||||
学科溯源 | 3 | 政治学原理 | 60 | 4 | 4 | ||||||||
4 | 管理学原理 | 60 | 4 | 4 | |||||||||
5 | 社会学概论 | 30 | 2 | 2 | |||||||||
6 | 经济学原理1 | 30 | 2 | 2 | |||||||||
7 | 经济学原理2 | 30 | 2 | 2 | |||||||||
专业基础课程 13分 | 8 | 公共行政学(实践课) | 45 | 3 | 3 | ||||||||
9 | 国家安全学 | 30 | 2 | 2 | |||||||||
10 | 公共管理伦理学 | 30 | 2 | 2 | |||||||||
11 | 宪法与行政法 | 30 | 2 | 2 | |||||||||
12 | 组织行为学 | 30 | 2 | 2 | |||||||||
13 | 公共政策分析 | 30 | 2 | 2 | |||||||||
专业必修课程 22分 | 专业素养 | 14 | 中外政治制度 | 30 | 2 | 2 | |||||||
15 | 管理案例分析(实践课) | 30 | 2 | 2 | |||||||||
16 | 专业英语1(双语) | 60 | 4 | 4 | |||||||||
17 | 专业英语2(双语) | 60 | 4 | 4 | |||||||||
18 | 城市管理学 | 30 | 2 | 2 | |||||||||
19 | 政府绩效管理(实践课) | 30 | 2 | 2 | |||||||||
20 | 危机管理 | 30 | 2 | 2 | |||||||||
21 | 国家安全管理学 | 30 | 2 | 2 | |||||||||
22 | 学年论文 | — | 2 | — |
行政管理专业选修课一览
(下表中的课程须修满20学分,其中实践课必须修满8学分)
专业选修 40 | 模块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 分 | 各学期学时分配(周学时) | |||||||
一 | 二 | 四 | 五 | 七 | 八 | 十 | 十一 | ||||||
经典理论 | 1 | 政治学文献导读 | 30 | 2 | 2 | ||||||||
2 | 管理学文献导读 | 30 | 2 | 2 | |||||||||
3 | 行政学文献导读 | 30 | 2 | 2 | |||||||||
4 | 经济社会学文献导读 | 30 | 2 | 2 | |||||||||
方法论 | 5 | 线性代数 | 30 | 2 | 2 | ||||||||
6 | 管理统计学 | 30 | 2 | 2 | |||||||||
人文素养 | 7 | 逻辑学 | 30 | 2 | 2 | ||||||||
8 | 中外政治思想史 | 30 | 2 | 2 | |||||||||
9 | 行政文化 | 30 | 2 | 2 | |||||||||
管理实务 | 10 | 职业生涯管理(实践课) | 30 | 2 | 2 | ||||||||
11 | 管理定量分析(实践课) | 30 | 2 | 2 | |||||||||
12 | 社会调查(实践课) | 30 | 2 | 2 | |||||||||
13 | 社会保障(双语) | 30 | 2 | 2 | |||||||||
14 | 电子政务(实践课) | 30 | 2 | 2 | |||||||||
15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30 | 2 | 2 | |||||||||
16 | 行政公文写作(实践课) | 30 | 2 | 2 | |||||||||
17 | 领导科学与艺术(实践课) | 30 | 2 | 2 | |||||||||
国际视野 | 18 |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概论 | 30 | 2 | 2 | ||||||||
19 | 国际商务 | 30 | 2 | 2 | |||||||||
20 | 现代国际礼仪 | 30 | 2 | 2 |
注:夏季学期国际化课程经院系审核、教务处确认后可冲抵专业选修学分,冲抵学分不超过3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