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2025新青年暑期海外实践项目”总结会圆满举办。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原副秘书长、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专家周燕,新青年计划项目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唐晨、项目主任王东辉,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毕雁英、学生处处长吴启春、教务处副处长王少伯、院团委书记孙华砚,暑期海外实践团组学生代表,各院系辅导员及国际交流合作处全体成员,共同总结实践成果,展望未来方向。
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阴医文主持会议
欢迎致辞:致谢各方助力,共启总结篇章
会议伊始,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阴医文致欢迎辞。她向校内外各方表达感谢,代表学院向成功完成“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暑期海外实践项目的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祝贺,赞扬带队老师在海外行程中全程护航,为同学们的学习安全与实践体验筑牢保障。肯定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主动分工成组、高效协作,确保各项任务运行顺畅,充分展现了良好的纪律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强调同学们在项目中的卓越表现不仅为个人成长赋能,更成为学院国家安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鲜活体现。
在热烈的掌声中,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由项目参与学生精心制作的暑期实践视频短片。短片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总部等国际机构的参访场景清晰呈现,同学们与海外学者交流研讨的专注画面、跨文化互动中的欢声笑语与成长感悟一一展现。温馨的片段、真挚的瞬间,既唤醒了师生们的共同记忆,更让在场人员直观感受到实践项目的丰富内涵与育人价值。
项目解读:阐释计划内核,展现平台实力
新青年计划项目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唐晨介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权威平台,长期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对接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新青年计划项目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唐晨发言
“新青年计划”已与国际关系学院在内的全国162所高校深度融合,形成跨区域、多层次协作网络。国际关系学院自2020年加入“新青年计划”后,成为该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者,为学生搭建优质国际化教育资源对接平台。学院组织学生系统参与核心课程学习,并通过模拟联合国、国际学术论坛等实践活动,在真实场景中锤炼学生跨文化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外交外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部分大学将核心课程与实践模块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理论+实践”模式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为“双一流”建设注入国际化动能,这种模式对以国际问题研究为特色的国际关系学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唐晨指出,该计划的系统化培养模式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人才培养需求高度适配。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计划的协同创新,在“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融合培养上探索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唐晨肯定了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在暑期海外实践中的出色表现,认为他们在学术研讨、国际交流与团队合作中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良好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新青年计划”融入学院后的人才培养成效。
心声分享:师生共话成长,传递实践感悟
在师生代表发言环节,带队老师王少伯首先分享感受。他对学院党委的高度信任和各部门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以毕雁英副院长“走出国门学习,怀揣使命归来”的行前嘱托为引进行了主题汇报。他指出34名践学学生中19名来自国关,国关学子在行走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在联合国教科文模拟汇报环节占据绝大多数席位,体现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水平。他提到学生在跨国研学中践行自律,在团队协作中彰显素养,认为此次海外实践项目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将有力推动学院深化国际合作和课程改革。
教务处副处长、带队教师王少伯发言
刘一贤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以“沉浸式课堂”“思想启迪与文化共鸣”“差异中探寻共通”概括行程。他感谢学校、随队老师及项目办支持,分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模拟议事、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感悟文化双向传播的经历,还提及与外国友人的温暖互动,表示此次海外国际组织践学让自己更明晰青年在全球治理中的使命,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包容、繁荣的全球未来中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代表刘一贤发言
总结讲话:锚定未来方向,擘画发展蓝图
会议接近尾声,新青年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周燕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毕雁英先后作总结讲话。
周燕表示,此次虽为首次到访国际关系学院,但与学院的合作联系早已建立。她详细介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背景:协会成立于1981年7月,由教育部、外交部联合报批国务院设立,是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协会始终以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宗旨,已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教育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周燕对本次欧洲实地践学活动的成功开展予以高度肯定,认为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优质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综合素养。她指出,“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是协会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感谢国际关系学院对“新青年计划”的认可与积极参与,感谢学院各部门及师生为项目落地付出的努力,期待未来与学院深化合作,共同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发展。
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专家周燕发言
毕雁英副院长首先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对国际交流合作处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强调项目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国际视野、增长了见识,更加强了学院与国际组织、兄弟高校的文化交流与资源联动。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毕雁英发言
毕雁英指出,下一步学院将重点解决“如何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等问题,并结合办学特色与定位,拓展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公共管理、外语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方向,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她表示,学院将持续深化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新青年计划项目办的合作,推动国际交流向更广阔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努力让国际关系学院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优秀人才。
会议合影留念
随着各项议程顺利完成,2025“新青年暑期海外实践项目总结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全体与会人员共同上台拍照合影,定格下这一承载成果与希望的瞬间。此次总结会不仅是对暑期实践项目的全面复盘,更标志着国际关系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道路上的全新起点。未来,学院将以此次项目为契机,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完善培养体系,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国际平台,助力更多青年学子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栋梁之才。
一校:王若涵
二校:马骁
终审:阴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