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动态

综合英语课程虚拟教研室第三十四期活动回顾

发布日期:2025-11-03 浏览量:
分享:

2025年10月29日下午,外语学院英语系成功举办特色课程教学经验分享——“如何讲好一门课”系列第二讲。本期讲座由英语系白郁副教授主讲,系主任王文华教授主持。

Part 01

首先,王文华主任简单回顾了9年前白老师第一次开设《希腊罗马神话》课程的情形,并着重强调了该课程的重要性: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希腊罗马神话是理解英语语言、文学和西方思想文化的基石。

随后,白郁老师以“沉浸式”教学为主题,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语言系统分享了她在《希腊罗马神话》课程中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

白老师首先阐述了她对教学本质的理解。她认为,教学是一门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艺术,教师的“沉浸”不仅体现在对学科内容的热爱、对知识体系的持续更新,更表现为身体力行的教学态度,以及时刻警惕“知识的诅咒”,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调整教学节奏与设计。随后,白老师从课程定位、教材选用、考核方式及教学难点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课程的整体架构。

Part 02

在讲座第二部分,白老师从文化与语言两个维度阐释神话教学如何助力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升。她指出,神话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是古希腊人、罗马人对世界、人性和道德命运的早期探索,其中蕴含的“英雄之旅”“傲慢(Hubris)”“命运与自由的冲突”等主题,构成了西方文学与思想中反复出现的文化母题。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J·K·罗琳的当代小说,西方文学中遍布对古典神话的引用与重构;不了解神话,就难以真正读懂这些作品的深层意蕴。在思想史上,从柏拉图的哲学对话,到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再到尼采的“日神与酒神精神”,神话概念始终贯穿其中。此外,神话也是西方艺术中历久弥新的题材,深刻影响着从古典绘画、雕塑到当代影视创作的审美表达。

在语言层面,白老师进一步指出,希腊罗马神话为英语贡献了大量高阶词汇与核心词根。许多神祇与英雄的名字,如源自阿喀琉斯 (Achilles) 的Achilles’ heel(致命弱点)、源自纳西索斯 (Narcissus) 的 narcissism(自恋),都已演化为学科术语和日常用语,成为学生拓展词汇、理解西方语言逻辑与文化内涵的关键路径。

为具体呈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白老师分别以普罗米修斯和喀尔刻女巫的故事为例,展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与多媒体资源的融合运用。在讲座结尾,她更以“伊卡洛斯的翅膀”为例,进行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示范,引导学生思考理性、界限与人类追求之间的深刻关系。

本次教学分享是综合英语课程虚拟教研室第34期活动内容,白老师基于个人实践总结的“沉浸式”理念,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和启发,也将激发同行们结合自身特长与学生特点,开展更具创意的教学探索。

文字:金 铭

编辑:彭睿楠

一校:牛一琳

二校:张雅雯 林棽

终审:王文华